卓正医疗眼科李秀梅 2023-12-21
【编者按】2018年年中,卓正全职医生首次突破100位。2020年底,卓正全职医生首次突破200位。疫情三年,尽管卓正也像很多行业、企业一样经历了艰难时刻,但我们仍然坚守初心、稳健向前——2023年11月,我们的全职医生人数将首次突破300位!
在这个值得记住的时刻,《卓正面孔》栏目邀请了一些医生同事撰文,分享他们与医生这个职业的故事,他们与患者的故事,他们与卓正的故事……
来卓正工作2年了,现在跟以前老同事见面,他们最常问我的一句话就是:“你在卓正过得怎么样?” 每次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,我在卓正挺好的,来卓正当医生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。
据我这些年的观察,我觉得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之间是有一层窗户纸的,这层窗户纸将公立医院服务模式和私立医院服务模式分割开来。这一层纸很难描述是什么,但的确是存在的。
举个例子:几年前我在原来的医院工作的时候,遇到一个很复杂的眼外伤患者,需要转诊到眼科中心就诊,患者也去看诊了。第二天他又回来找我,我很好奇地问:“他们没有给你安排手术吗?”他说:“本来安排了今天早晨的。但是我很怀疑这家医院实力行不行,是不是骗人的,怎么我迟到了一会,他们就打电话催我?厉害的医院哪有这样主动打电话的!?”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,实力雄厚的大医院只会等着患者来,完全不会主动服务。事实上,目前大众的这种思维也在慢慢转变,这层窗户纸越变越薄。
我在留学的时候发现,西方发达国家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关系特别融洽。记得当时去看妇产科医生做产检,她一见面就热情洋溢地对我说:“恭喜你!”我顿时就被感动了,对她的信任感陡增,早孕反应都缓解了不少。还有,如果你约了3个月复诊,提前2个星期保准会收到提醒电话或明信片。他们的医疗服务不仅专业还特别有温度,正是我向往的执业状态。可以畅想,我国的医疗服务未来一定也是普遍如此。
现阶段去大医院看病一号难求、排队很久的情况还是不争的现实。所以,某种程度上说,卓正医疗是未来医疗模式的试点小单元。非常感谢我们的客户,透过窗户纸在人群中看了卓正一眼,选择信任卓正,并且很认可我们主动服务的模式。卓正成立11年来,已经从只有2个科室、4名医生的小诊所,发展到拥有300位全职医生的多网点、多专科的医疗机构,正走在“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私立医疗机构”的快车道上。
为什么我这么确定自己做了非常好的选择?
首先,我发现卓正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,卓正人认为对的东西,会一直坚持,并为之奋斗!举个例子,2年前我入职广州卓正的时候,广州的眼科只有一位全职的郑医生,如今两年过去了,广州的全职眼科医生竟然就达到了5位!2年前眼科只有角落里的一间诊室,现在竟然有了半层楼6间诊室,这简直是变戏法般的奇迹!
其次,公司里挤满了正能量满满的同事。能量最爆棚的那位,我不说大家可能也知道,就是传说中的“英姐”——陈英医生。她是卓正第一位儿科医生,公司成立初期的扛把子。陈英医生现在除了出诊,主要时间在公司总部从事行政管理,为多个部门做支撑。
我跟陈英医生一见如故,经常想约她聊天。刚开始我还不知道她时间很宝贵,约她喝茶还经常迟到。当时也没搞清楚她是什么部门的,就经常当面提要求(或者说那种无解的抱怨)。她本人是个很会倾听及有涵养的人,我估计她忍了很久,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,对我说:“秀梅,我们每个人都是残次品。”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愣住了,这是骂我吗?我怎么会是残次品呢?事实上呢?是啊,如果按照完美人的标准,谁又不是残次品呢?既然大家都是残次品,更应该团结起来,扬长避短、相互成就。陈英医生正向的价值观感染了我,也感染了很多同事。
在一间有理想、有目标的医疗机构,和满满正能量的同事一起,从事着“专业而有温度”的工作,怎么能说这个选择不是最好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