卓正医疗皮肤科罗瑶佳 2023-12-07
【编者按】2018年年中,卓正全职医生首次突破100位。2020年底,卓正全职医生首次突破200位。疫情三年,尽管卓正也像很多行业、企业一样经历了艰难时刻,但我们仍然坚守初心、稳健向前——2023年11月,我们的全职医生人数将首次突破300位!
在这个值得记住的时刻,《卓正面孔》栏目邀请了一些医生同事撰文,分享他们与医生这个职业的故事,他们与患者的故事,他们与卓正的故事……
接到编辑的邀请来撰写我与卓正的故事,有些诚惶诚恐。看到前辈们的故事,充满感动与激情,大多有种蓄势待发,终于机缘巧合找到卓正,一拍即合、相见恨晚,从此开挂,游刃有余,用“毕生所学”大展宏图,开始美好职业新生活之感。
而我的故事,就是个“丑小鸭”歪打正着误入卓正,日复一日跌打滚爬,终于暂时立住“小天鹅”形象的皮肤医美医生。
卓正之前
2017年,我下定决心要离开读书七年、毕业留校工作六年的附属医院,回到曾经生活的城市:深圳。在网上投简历到深圳各家大医院,没想到最先跟我联系的,是卓正的工作人员。
第一次与卓正的朱岩医生见面,他先带我参观了会展2.0版本诊所。所谓2.0版本,是指搬迁升级过一次的诊所。诊所内部很紧凑,有香港写字楼里小诊所的感觉,过道最多并排两人通过。
我问:“现在有几位皮肤科医生啊?”朱医生说:“深圳区域有一位兼职的皮肤科医生”,边说边推开有皮肤科标识的门,说“哦,这位医生今天不在”。然后又推开旁边的一间小房间,有两台我不认识的韩国设备,“我们现在也有一些医美操作,就是用这两台设备”。不到十分钟就走完了小小的诊所,这里还有儿科、眼科、内科、妇产科等科室,还有彩超室、化验室,以及紧凑而有秩序的药房,看着完全陌生而且内心觉得跟我毫无关联的工作环境,我就当是开了一下眼界。
朱医生说再去咖啡店简单聊聊,话匣子就打开了。我开始描述自己的状态,中心思想就是我多么地不适合私立机构。导师是医美行业较早的领头人李远宏教授,毕业之后有幸留在导师身边,在一个医护人员过百人的“庞大”皮肤科工作。科里有院士,就像是粗壮的大树根基,有分枝发芽,大家专业分工细致,科内教授各有所长。在学校附属医院,有临床、教学、科研以及各种活动、评估等一系列的事情。作为一名小医生,在科室里哪里需要哪里上,虽然以医美为主,不过科室内每半年一换岗,总是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会的东西,需要一直学习。
辗转于门诊、病房、急诊、手术室、医美、性病等各个岗位,课题、研究、文章发表都是医美相关,平时也有专门排班做医美的操作。自知水平不高,却始终不想放弃皮肤科的疑难杂症,一直在想办法努力跟进,会花很多时间在学习和跟进一些开眼界的皮肤病,也会跟着科里其他教授查房学习,不浪费任何学习的机会。科室人员众多,我只是小医生里的一员,工作之余就默默自己看书,跟随导师以及科里其他教授,完成各种相关学术任务,看文献、写课题、科里主办学会、各种交流等。
我没有办法想象自己去私立医美机构,因为完全不懂营销,只会干活。我完全没有办法想象自己单枪匹马在一个科室的场景,因为在科室里永远有导师,有上级,永远有人罩着,还有科室的根基,院士每次见到我们打招呼就是:今年又发了几篇SCI。
朱医生一直半笑半严肃地倾听,等我吧啦吧啦说完,突然来了一句,其实你描述的这些,正说明你很适合卓正。我一抬眼,感觉像辩论赛四辩陈词结束,被对方说一句,感谢对方论述恰巧证明了我方观点。
加入卓正
见面之后,我回到原来的工作环境,继续开会、学习,为离开母校和培养我的科室做下一步打算。半年期间有保持联系,还见过几位卓正的工作人员。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后,卓正联系我进行专业面试,因为当时卓正内部还没有医美医生,需要请外聘专家面试。虽然我那时对于卓正没有很大的兴趣,不过想着很快要换工作,先感受一下面试也不错,就跟着一步一步走流程。
后来才发现自己的后知后觉。前后被面试过五轮,甚至CEO专程飞到北京跟我面试,迟钝的我居然完全不知情。在第一次联系之后大约七八个月,朱医生告诉我说已经通过了卓正的所有面试,大家反馈都还不错,马上给我下offer,希望我能在下个月入职。
一开始见到朱医生,能感觉到卓正完全没有做医美的经验。后面每次间隔一段时间再次见面,我都会惊讶于卓正对于医美认识的进步速度,以及搭建平台的办事效率。直到我决定加入的时候,感觉卓正是万事俱备,框架已搭建,就只是差一位医生在这个位置。
在接触过程中,有机会与卓正的行政人员打交道,与卓正其他区域的皮肤科医生交流,让我对于卓正工作人员的高效以及医生的专业性赞叹不已。我发现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只是我对于自己还是很没底,觉得自己撑不起“唯一”这个名头。当时最担心的是自己的水平是否可以撑起这个场,以及自己是否还有进步的空间和可能性,很怕没有科室诸多前辈的教导,没有机会再学习和缩小自己与高手的差距。
卓正生活
加入卓正之后,逐渐适应了与既往行医完全不同的职业生活。最大的感受是节奏依然紧凑,但是忙而不乱。
每位客户20分钟的诊位,可以实现很全面的沟通交流,也非常考验我自己。刚入职的时候,我每天下班之后都有很多上班时记下来的问题待回去学习和解决。痤疮、特应性皮炎、玫瑰痤疮等常见病,将各个国家指南精读、对比、吸收,还是花费了我很长的时间。另外还有很多指南上没有涉及到,但是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。比如有爸爸带着8岁特应性皮炎的女儿来看诊,拿着六种不同的保湿霜问我,医生您帮忙实际涂抹一下,告诉我到底每一种需要涂抹多少量,这些保湿霜到底有什么差别。随着每天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,我感受到了工作的纯粹和高效,也体验到下班后需要大量学习的动力和快感。
卓正的业务还涉及很多保险客户,尤其是外籍客户居多,我曾有过一天接诊了近20位外籍客户,自己从早上开始的结结巴巴,一直到晚上语速飞快,满满成就感的同时,也体验到“带薪学英语”的幸福感。
作为卓正医美初始阶段加入的医生,有幸亲历卓正从“零”开始,五年时间发展到现在全国30多位医美医生,10多个睿清医美中心。看似“发展飞快”的脚步,走的过程却很稳很踏实。即便专注于医美领域,大家也把握经典,关注前沿,跟进而不跟风,在循证证据有限的领域依然尽最大努力保持先进性和学术性。
卓正很尊重医生的个人发展意愿,有些医生能力强愿意广博涉猎,只要有激情有能力,卓正会提供进修和学习的平台。有些医生如同匠人非常专注,有自己的专攻领域,卓正也会提供专病门诊发挥的空间。在这里当医生,感觉到只要努力干,就可以干,因为背后的支撑力度强大,可以帮你走得更远。
尾篇
洋洋洒洒一大篇不足以道尽与卓正五年的故事,身处卓正300余位优秀医生的群体中,深知自己的渺小,只希望在优秀的群体中可以共同进步,怀着对医学的敬畏尽心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。
也许将来回看这篇文章的时候,卓正已经坐拥数千位医生,遍布上百个城市,已经实现“中国梅奥”的愿景。那时,我或许已经变为了被观望的远处一颗星,静静地发出一丝来自过去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