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 822 0909

在卓正,与优秀的人共生

卓正医疗齿科王静钰 2023-11-20



【编者按】2018年年中,卓正全职医生首次突破100位。2020年底,卓正全职医生首次突破200位。疫情三年,尽管卓正也像很多行业、企业一样经历了艰难时刻,但我们仍然坚守初心、稳健向前——202311月,我们的全职医生人数将首次突破300位!

在这个值得记住的时刻,《卓正面孔》栏目邀请了一些医生同事撰文,分享他们与医生这个职业的故事,他们与患者的故事,他们与卓正的故事……



下笔之时,正好刚过我入职卓正的五周年纪念日,五年的时间看似弹指一挥间,却让我的人生有了不同。

 这五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卓正初创以来的困难时刻,三年疫情让我们更加珍惜也更加努力,为我们回归医疗本原的本心,也为我们创造中国梅奥的决心。



初识卓正

 

 

2012年,我还在北京,毕业之后在北大口腔二门诊工作,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大夫,同时也踌躇满志,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离开体制,因为我的老师、我的师兄师姐、我的同学、我周围的人基本上都在体制内。也就是在那年,我有幸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医学院访问学习,在那里我看到了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景象,教授们只把大学医院当做传道授业及科研的地方,而临床工作则往往在自己开办的诊所进行。

 

1703834583443270.jpg


我去参观过3位医生的诊所,其中一家开在纽约著名的第五大道上,3间小小的诊室,非常地局促。一家开在费城的市中心,面积相对就更大一些,给我印象最深的是,在患者去拍X线片的时候,医生就回到他自己的办公室,悠闲地品上一口咖啡。另外一家开在费城郊区的一栋大楼里,周围很空旷,诊室的面积就更大了,诊室的玻璃窗外是大片大片的草坪。这种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,是当时在体制内的我想都不敢想的。

 

而也是在2012年,卓正医疗在离北京很远很远的深圳成立了,当时在微博上似乎突然有很多的医学工作者开始筹划创业的故事,比如急诊科女超人、张强医生,也包括回到明朝当医生的卓正联合创始人朱岩医生。彼时的卓正只是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印象,挺有趣的,好像也在干一些挺靠谱的事情,但是这个印象很模糊,因为我在北京,它在深圳,而且当时卓正还没有齿科。


可缘分就是这样,看似不可能,却在冥冥中互相吸引。当时,就凭这样一个模糊的印象,我和我的同事兼朋友,现在在卓正北京工作的刘曦医生谈起了卓正医疗。而刘医生在3年后离开了体制,成为卓正医疗最早的几位齿科医生之一,却是我没有想到的后续。

 


再见卓正

 


再见卓正,已经是2015年,我因为家庭原因从北京回到了家乡长沙。刘曦医生从遥远的北京飞到深圳加入卓正,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一家诊所能够吸引如此优秀的医生?


彼时,我的孩子出生了,新生的小宝宝感觉一不小心就感个冒、咳个嗽,作为新手妈妈,半夜在急诊等医生的那份焦急,现在还很真切。当时我也会求助远在深圳的刘医生,因为和她同住的还有另外两位儿科医生,我为什么舍近求远,是因为他们不像一般的儿科医生,上来就是验血打针,而是会帮助分析孩子的情况,让我感觉很安心,这也正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期待,真正去帮助,让医生这份职业真正值得信赖。

 

时间飞逝,卓正开始从深圳向其他城市发展,而长沙正好在这份规划中,在此之前,我的很多校友陆陆续续加入卓正,给我带来了更多直观的反馈和真实的感受,我想除了靠谱的儿科,我们这些人也可以让卓正齿科成为靠谱的代名词。于是,2018年底,带着对未来的期待,对靠谱医疗的期待,我也成为了卓正的一员,玻璃窗外是碧波荡漾的梅溪湖,我在独立的诊间仔细地干着我手里的活,2012年艳羡的工作场景竟然成为了现实。


1703834675504117.jpg



卓正的魅力



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: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,显得矮小、单调,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,则根深叶茂、生机盎然。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、相互促进的现象,称之为共生效应。而在卓正这个群体中,也存在共生效应,与优秀的人在一起,让自己变得更优秀。卓正对员工尤其是医生的选择近乎苛刻,考核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人品、技术、沟通、思维等等,和这么多优秀的伙伴在一起,同伴压力带来的后果就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。


1703834791109193.jpg


在卓正,在循证医学的背后,是对批判性思维的鼓励。在加入卓正之前,我很少关注牙科预防的话题,更醉心于钻研技术,我的思维定式里面也包括“3岁以下孩子不能用含氟牙膏这种,至于为何不用含氟牙膏,拍脑袋想可能就是怕吞进去吧,那吞到肚子里有什么危害么,也从来也没有去深究。其实这个思维定式里面有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,比如我们再深入问一句,如果不吞进去是不是就没危害了,那3岁以下孩子如果可以吐出来,能不能用含氟牙膏呢?


而在卓正,我们鼓励的不单单是在医疗决策,而是在各种决策方面,都需要有一定的合理的证据和逻辑来支持我们的结论,而不是,听某某说,或者某某书上是这么说。刚开始的时候,很难,因为会要推翻一些你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,可能某某指南、某某书籍甚至某某专家都是这么说的,你会怀疑自己。在卓正,会有人问你,这些结论是从哪里来的?有什么证据来支持?这些证据是否靠谱?原始数据在哪里?一层一层抽丝剥茧之下,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错的,那么所谓的结论又怎么可能是对的呢?进行批判性思考不仅是为了找到答案、得出结论,更是为了学习与成长,这大概是我在卓正的这五年体会最深也是收获最大的一点。


写给未来的自己和卓正

 

这个世界上的职业有很多很多,但是当医生真的是一个让人很有成就感的职业,当你帮别人解决了痛苦,当你帮别人变得更美好时,真的让人感觉很幸福。医疗这个行业和技术从来都不是完美的,即使我们再怎么努力,还有一些我们力所不能及的地方,但是卓正给了我们这帮医疗完美主义者一个发挥的空间,一个能真正践行医疗本原的方寸之地。


我与卓正,都不完美,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,坚持做正确的事情,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,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!